话题 | 交融与互鉴:当科学传播遇见艺术创作

2019年度ART POWER 100“无界艺术季”NO.3沙龙现场


11月28日,在由中国科学传播中心、中国科学报社等机构主办的第六期“科技传播跨界沙龙活动”中,ART POWER 100作为本期的承办方在中国科技会堂策划了一场“交融与互鉴:当科学传播遇见艺术创作”的主题分享会。这也是2019年度ART POWER 100“无界艺术季”第三场沙龙。


北大口腔医院教学副院长、病理学教授李铁军、中国科学报社编委李占军、湖北美术学院教师鞠滕、清华美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副所长高登科应邀出席,ART POWER 100出版人马继东主持了沙龙活动。


北大口腔医院教学副院长、病理学教授李铁军

做主题演讲《细胞会说话》


如今,科技和艺术的融合正在进入新的阶段,融合的成果正不断涌现。


11月2日至30日,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TASIES 2019),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这一主题展现出,在为人类服务的共识之下,艺术与科学正在携手并进、相辅相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螺旋结构。


大漠秋色-牙齿脱钙火棉胶切片X40 - 明视野 -2011

花海 - 牙体组织及牙髓组织切片 X100 - 明视野 - 2012


然而,在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现实中,我们更多的是看到艺术家对科技手段的运用。以电子数码、信息科技和生物化学等为主导的新媒介艺术展层出不穷,探索了当代艺术新的边界和可能性。但反过来,艺术会给科学家带来什么?艺术又能在科学传播中发挥怎样的独特作用?这些问题对于很多人来说,仍是模糊的。


在“交融与互鉴:当科学传播遇见艺术创作”沙龙活动上,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学副院长、病理学教授李铁军用自己的显微镜摄影作品和经历,为大家展现了科学家利用艺术手段进行科学传播的一个范例,也分享了自己从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中获得的感受,引发了现场嘉宾的热烈讨论。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图片总编辑陈小波(中)



正如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图片总编辑陈小波评价的那样:“如今提到摄影,我们总是在谈机器、谈影像、谈光影,但不要忘记,不与生命发生关系的影像是一文不值的。李铁军是科学家,也是一位独立摄影师,他有着如此丰富的心灵和丰沛的情感,他的作品已经远远超过了影像,展现出震撼人心的美。”



精彩观点


李铁军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学副院长

口腔病理学教授


“真正的科学是创造没有看到的,我们一直在寻界,一直在破界,这一点上医学与艺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鞠腾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

COS—J青年艺术平台主理人


“让我们继续探索科学家与艺术家合作的方式,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尊重科学家,也能发挥出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


李占军      

中国科学报社编委


“科学转身即为艺术。在这么强大的力量下,如果科学不能带有人文的关怀和视角去推进我们所谓人类文明提升的过程,我认为它的将来是非常的可怕的。”



马继东

ART POWER 100出版人


“艺术、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也是现代哲学的走向,希望将来有更多好的跨学科交流。”


高登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副所长


“美育本身不是一个学科概念,我们就要把各个学科能够与美育结合的点找到。”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科研副院长、病理学教授  李铁军



跨界科学家李铁军:

探寻显微镜下的艺术世界


11月28日,在中国科技会堂,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学副院长李铁军站在了“交融与互鉴:当科学传播遇见艺术创作”沙龙活动的演讲台上。


一位口腔病理学教授,如何会与艺术产生关联?


李铁军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1995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牙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口腔肿瘤病理研究,特别是颌骨牙源性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006年,他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15年7月 李铁军(左一)回访母校英国伯明翰大学牙学院

2010年8月李铁军(右三)参加国际口腔病理学年会


很多人不知道,这位科研成绩卓著的科学家,还有着另外一面。


多年积累的绘画、音乐的素养使李铁军有着敏锐的艺术嗅觉和独到的审美眼光。七八年前,他在终日打交道的显微镜里发现了一个别样的、五彩斑斓世界——口腔病理切片上呈现出的艺术影像。这个发现与创作不仅引起了科学圈的注意,也引起了艺术圈的兴趣。学术期刊和摄影杂志同时找他要照片做封面。


1987年李铁军(左一)与湖北美术学院、

武汉音乐学院的学生一起


李铁军说,自己从上大学开始,就有两个朋友圈,一个科研圈,另一个就是艺术圈。艺术家好友们的影响和鼓励,坚定了他把这些显微摄影作品做出来的信心。“别再出去寻找风景了,最好的风景就在你的手边。”他们说。


2016年8月,李铁军的显微摄影作品在美国太平洋大学牙学院进行展览,引发了不小的轰动。2019年10月,他的作品又进入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短短三周吸引了3万多人次参观。


过客 - 横纹肌和脂肪组织切片 X200 - 明视野 - 2011 



李铁军主题演讲:细胞会说话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细胞会说话”。这个说法源于2016年我在美国太平洋大学牙学院举办的展览。当时在展览开幕式上,我说:“每个细胞都可以讲述故事,每个分子都可以创造奇迹。”


我们人的眼睛是最精密的光学仪器,大部分视觉的感动是通过肉眼观看的,如果我们观看的对象太小,太快,太暗,我们的肉眼捕捉不到,因此用科学的办法采用望远镜或显微镜。


大概十几年前,NASA哈勃望远镜可以拍到星云的图片。现在,我们也可以用比较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拍到的蛋白分子的图片。我们常常会说“遥远是多远?微小是多小”,这样的命题是科学的命题同时也是哲学的命题。


从科学上我们总觉得可以找到宇宙的边界,我们能找到最微小的界限。从哲学上来说,世界是无界的,有可能你今天的界限明天就会被突破。真正的科学是创造没有看到的,我们一直在寻界,一直在破界,这一点上医学与艺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大自然的秘密是非常多的,我们作为人类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艺术的角度,都希望探索这些秘密。


金殿 - 牙齿脱钙组织切片X12.5 - 偏振光 - 2013


在忙碌的科研工作之余,我常常有一些联想,常常能在显微镜下看到日月星辰、缤纷四季。我个人觉得艺术的创造实际上是希望内心的感动去感动到别人。


观众了解一个艺术家,一方面是看他的画,另一方面了解他的人生,作品的感人不简简单单是画的本身,而是鲜活的生命。


寒枝- 未脱钙骨组织磨片X100-偏振光 - 2013


我常常说科学的错误会给艺术带来一些可能性。我工作中常常会有一些美丽的错误,产生一些意外之美。意外常常是在你不经意间发现的,科学与艺术是一样的,艺术需要意外,遇见意外对很多人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事,因为它会带来很多新的可能。


上面是一张骨组织的照片。我们通过磨片来使其不脱钙而保留原来的形态。但一位学生在封片的时候犯了一个错误,他把酸放了上去,旋即一想不对,又赶快要弥补。最终我在显微镜下一看,这个骨组织呈现出半脱钙状态,也就是矿物质从原位脱出来又没脱彻底,这个失误反而成就了一张经典照片。


日照金山 - 牙本质与牙骨质交界处脱钙切片X100

- 明视野+偏振光 - 2016 

日出-骨髓组织切片X200-明视野 - 2012

这是“日出”,实际上这是骨髓的切片,其中的太阳是个血管。


人的一生都在跋涉中寻找。我非常有幸能够利用显微镜看到放大后的我们自己。我们看到这些细胞,了解到这些细胞也可以很文艺,然后让细胞来说话,或者说让细胞讲述如诗如画的故事。这些故事关乎生命。我们常说,艺术如果不关乎生命,恐怕很难打动人,或者很难成为非常高级的艺术。


科学是要发现前人不知道的故事,他要对外部世界认知,这个事情他不了解,这个事情他没看到,这个事情他不知道,他要用科学的办法真真实实的认知。艺术更多是需要内心的感受,你内心感受的疆域不断的扩大,原来没有感动过的地方现在被感动了,这就是创新,这就是艺术的创新。


紫雨- 牙髓组织切片X40 - 荧光 -2011


作为医生,我为什么要把这样的东西讲授给我的学生?医生对生命的观看往往是一种技术性的观看。技术一路高歌,常常让我们觉得技术无所不能,甚至失去了对生命的敬畏。


国内医学教育急需加入医学人文的内容,让医学生们对生命保有敬畏之心,学会把病人首先当成一个人,然后再去看病。如果医生是冰冷的,根本不抬头看病人,三分钟看完病,尽管他把疾病治好了,但病人内心不会感动,因为这样的医学没有温度。


明年,我与我的师弟、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教授彭志翔将共同出版一本书《显微镜下生命的奥秘与遐想》。彭志翔在本书“序言”中说:“人类对于宇宙万物的探索之中,科学的解释永远只是其中一部分。在科学止步的边缘,艺术悄然现身了。”所以,显微镜摄影作品是我在科学探索过程中与艺术的一次意外相遇,但是它传达出了人类生命、文化的无穷之境,引人无限遐想。




现场嘉宾主题分享


鞠腾

李铁军老师今年在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口腔新视界”科学艺术展,我是作为艺术总监参与其中。展览之后我也在思考科学家与艺术家合作的可能性。


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合作虽然听起来很美妙,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点问题的。从科学家的角度来说,他们在陈述一件事或者发布一项成果之前,会经过千万次的认证,然后才会慎重地公布出来。艺术家则正好相反,他们有什么好想法肯定会第一时间抓住机会,而不会去求证是对是错,这恰好是科学家的大忌。所以两者的合作需要很多协调性的工作。


有趣的是,在这次展览中,我与李铁军老师的角色对调了一下。他是作为艺术家参与的,而我是作为教育者和展览执行者的角色参与的,这种身份的转化构成了这次展览很有意思的一点。


这次展览之后,让我们继续探索科学家与艺术家合作的方式,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尊重科学家,也能发挥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


于是我提出了“关于艺术科普实验研究所”,怎么样让科普知识或科普宣传,通过艺术化的表达让更多的观众自发的参观学习。特别是吸引年轻人关注或了解,以一种比较隐性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向公众普及这些科普类的相关知识或新的研究成果。

 

李占军

现场看到李铁军老师的作品,感觉到强烈的震撼。科学转身即为艺术。李铁军老师做病理切片做了30年,突然有一天他发现这里面有很多可以跟审美和生命关联在一起的东西,他马上成为了一个艺术家。


我想到这儿另外一个环节就打不通了,作为人类文明中两个特别具有代表性的领域,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科学大举进攻艺术领地,我们的艺术应该做如何的回应?艺术应该是什么?必须与生命发生关联的时候可能才会有震撼的美产生。我在想科学以理性强大的能力,求真过程中发生了审美的情感活动,最后能够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完成人类与实践的互动。


科学作为一种求真的手段,因为在现在他的张力特别强大,几乎我们所有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有科学的影子。在这么强大的力量下来,如果科学不能带有人文的关怀和视角去推进我们所谓人类文明提升的过程,我认为它的将来是非常的可怕的。


当然从科学的角度,我上星期正好听了浙江大学人工智能专家马庆国院士的报告,他的报告在论证人工智能到底能不能够替代人类。我很欣慰的是,他从严格的逻辑和科学实验的角度论证,他的结论是人工智能不能替代人类,很简单的道理,人工智能是基于人类的程序和规则基础上实现它的功能,机器到底能不能在这个程序之外自己产生超越他的程序?他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想落到我们如何从艺术向科学反馈的视角,艺术家应该更主动一些,发挥我们作为人的主动性,主动的向科学和人类这种探索上靠近,而不仅仅是基于我们的感官世界讲述和表达我们普通人很难体会的情景和意向。


高登科

当时我们提美育的概念,第一想到肯定是蔡元培先生,美育代宗教,1912年就在提美育的概念。从我们的角度我们希望社会性的美育其中很重要的板块就是通过科普与其他学科的对话,因为美育本身不是一个学科概念,我们就要把各个学科能够与美育结合的点找到。


当科学家转身做艺术,艺术家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艺术家又该如何传播科学,如何把抽象的概念视觉化?一些艺术家的实践已经打开了一个维度的缺口,探索我们的艺术与科学传播如何结合,我们人如何能够进入到科学的领域里,进入到科学传播的语境里,进入到微观和生命里。


针对我们的论坛有个背景,这个背景是ART POWER 100和美育研究所成立了FUTURE 100的课题研究组。这个课题非常清晰,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和工具理性发展是我们任何人无法阻挡的,我们能干什么?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引导。


在未来态的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进程中,我们关注的是它有实际的应用场景,在应用场景中大众也可以感同身受。只要我们调动人最基础的感官能力,将会带给受众非常丰富的体验。



活动花絮





扫码收看活动直播回放




出品人/ 马继东

主编/ 尹菱

——

撰稿/ 张文静

责编/ 雯霖

编辑/ 阿爽、瑛子

实习编辑/ 贾增烨

实习设计/ 李芷君

——

特约撰稿人

黄辉、叶清

黄梅 (欧洲驻地)

——

监制/ 舒剑

首席运营/ 李海虹

——

官方网站   www.artpower100.com

栏目合作/ 项目咨询   media@artpower100.com

2019年12月2日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