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丨林瀚:木木从来不混“圈子”

编前话 


2019年,在全球政经局势剧烈震荡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艺术圈也不能例外。而作为艺术生态圈承担美育公教职能的民营美术馆,能否寻求变革突破?

罗振宇在今年的跨年演讲中,兜售的关键词是小趋势和非共识。观察中国的民营美术馆,2019年的种种新举措,似乎也在印证着同样的迹象:

昊美术馆将艺术设计商店从上海开到北京王府井,木木美术馆在老城区打造艺术社区,宝龙美术馆在厦门复制艺术商业综合体,今日美术馆瞄准未来筹建艺术今日学院......
今天的美术馆,正从之前的单一展示场馆概念,逐渐发展成一种全新的艺术场域——融合了艺术品鉴、艺术教育、艺术销售、艺术社交、艺术生活等多元样态——观众、人流、票务成为民营美术馆必须面临转变的小趋势。
另一面,民营美术馆与画廊不同,一出生就谨慎地与商业保持着距离,有着学术、收藏、公教、展览最本质的属性。不同出身、不同背景、不同个性的民营美术馆在各自运营轨迹上很难达成共识。在依靠捐赠收入很难维系持久发展的当下,各家民营美术馆又该如何破局呢?
ART POWER 100自8月起重磅推出中国民营美术馆改革系列,继昊美术馆掌门人郑好、宝龙文化中心许华琳、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以及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之后,ART POWER 100本期将推出木木美术馆创始人林瀚的独家专访。






今年的8月30日,一个“大水花”在北京二环内的老胡同中溅开。这片以往几近荒凉的老旧土地上一时涌入了大量的年轻人、潮流人士、企业老总、艺术大腕甚至是曾经在拐角处遛鸟的北京大爷。这片沉寂了近30年的老商业区,被艺术、咖啡、音乐与美食填满,与曾经的隆福寺已是隔世。


从2014年的798到2019年的隆福寺,从美术馆到艺术社区,木木在五年间走出了一条个人特色极为鲜明的道路。木木在创立之初便因为他们的两位创始人而贴上了鲜明的个性标签,年轻、活力、流量、前卫,这也让他们一直区别于以往美术馆居高临下的庄严格调,吸引了无数新观众的目光。而也正因为这些标签,木木和它的展览自始至终会被诟病为“网红”、“流量美术馆”、“缺乏专业度”等等。


木木美术馆创始人 晚晚与林瀚



“没有争论,没有误解,也就没有了继续推进的力量”,林瀚和晚晚在五年的历程中仿佛已与争议成为了朋友,面对各种批评,他们将之化作沟通的动力去与更多的人进行交流。而在这个新媒体时代,社交网络与通讯的发达使这两位年轻的创始人可以与观众的距离更近,林瀚和晚晚也顺势成为了美术馆届微博粉丝最多的馆长,在新媒体上的互动也成为了他们面对质疑与不理解的新的回应方式。


木木艺术社区开幕现场 ,2019年8月30日


木木艺术社区开幕现场, 2019年8月30日



在专业领域,一个个“爆款”展览不断将国内外的艺术家推到人们的面前。安迪·沃霍尔《接触》首日参观人数高达5000余人,近两年保罗·麦卡锡《无辜》以及木木艺术社区开幕展《大水花》,每一个展览所造成的热点都可以说是现象级的。同时,木木也不断推动着国内艺术的发展,陆扬、梁绍基以及克孜尔石窟展等等,无论当代艺术还是古代艺术,这些作为美术馆核心的展览呈现也使林瀚有底气说出“是我们给798引流,而不是798给我们引流”。


木木美术馆798馆

大卫·霍克尼:大水花 

木木艺术社区,2019年8月 



正如林瀚曾说的“我们从来不混圈子”,吸引更多新参与者的加入是木木一直以来的目标。根据木木公布的数字,其艺术展至今已覆盖100万人,2018年线上线下总辐射人次达2.5亿。如果仅凭展览本身,不会达到如此的数量,而“以美术馆为核心的社区概念”是木木向目标迈进的下一步,餐厅、咖啡、livehouse、商店、教育…是木木始终致力于打造新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此次ART POWER 100对林瀚的专访也将试图探寻木木在美术馆事业中独特的理解与思考。



木木艺术社区丨隆福文化中心



木木,不套用任何一种模式


ART POWER 100:木木美术馆在民营美术馆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而在经济与文化环境都有着重大变化的今天,作为一家民营美术馆会做出怎样的应对措施?比如这次木木出人意料地将木木社区坐落在隆福寺,是巧合还是早有计划?

 

林瀚:首先木木美术馆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我们一直在按自己的方式进行革新,无论管理思路、展览思路还是收藏的思路,我们从来没有说套用某个模式,另外在过去几年里,我们很重视数据收集,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我们的观众体量很大,不论去到任何一个地方,我们都会得到不错的反馈。因为现在是一个数字时代,我们不会做很莽撞的决定,把品牌和展览陷入到很尴尬的境地,所以我觉得来隆福可能是大家意料之外的事情。


但另一方面,如果不是隆福,也会是其他的地方,我觉得以木木目前的能力可以去到任何一个城市中。当然隆福显然不是一个活跃的地方,甚至是一个大家认为有一点荒凉的地方,这个地块已经28年没有这么多人来过,所以我觉得即便是其他的地方,也会取得一样的效果。我相信会有很多的观众对展览感兴趣的。


木木艺术社区-木木钱粮胡同馆顶层置景

大卫·霍克尼:大水花 展览现场,2019年8月



ART POWER 100:现在一般说到艺术与潮流,大家都会想到朝阳区三里屯之类比较扎堆的地方,我们为什么又远离了那个群落,独自来到一个像你说的可能有些荒凉的商业区或者传统的这种商业区?

 

林瀚:我觉得谁也帮不了木木,只有我们自己能帮助自己,即便你在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你的核心内容不行,没有粉丝群体,没有这个观众的支持,结果还是一样。三里屯过往有很多艺术项目,现在该走的走,该散的散,事实证明不是去哪里,还是你做什么样的东西。


20世纪90年代的隆福寺街

隆福寺木木艺术社区外观



ART POWER 100:这次改名“社区”,跟以往有什么区别吗?

 

林瀚:你看这里有一个更好的咖啡店,有一个可以容纳300人到400人的音乐演出现场,我们旁边有Susu这些餐厅,我们还会把我们的艺术教育项目放在这里,会有更丰富的艺术体验。这个社区实际上是我们自己可以形成一个闭环,大家到这可以有很多的形式去体验艺术,可以有新的生活方式。那大的社区概念是我们和故宫、人艺和中国美术馆等等会形成一些联动,把这种传统的大社区概念融入到里面。


木木艺术社区内的音乐演出空间

木木艺术社区旁边的联合办公空间wework


木木艺术社区一层咖啡店%Arabica



ART POWER 100: 木木来到隆福,受众群体跟之前会有不同吗?


林瀚:其实木木的观众群即便在798时代,早就不是那些逛南锣鼓巷的群体了,而是大家对木木非常有针对性的——出门我就是要去木木。我们在798拿到的数据表明,我们并不是靠798给我们导流的美术馆,而是我们在给798引流,这是非常说明问题的事情。隆福过去一个人都没有,是我们把人带来到这里。所以我们就是要告诉大家,木木的生存问题早就已经解决了,我们自己形成循环,让观众以及其它的经营模式、业态运行起来。解决生存问题,除了靠我们自己有好的展览之外,还有其他一整套的经营思路。


木木艺术社区开幕晚宴现场



有流量就是网红展了吗?


ART POWER 100:从展览内容上,有人会觉得木木美术馆一直在做网红展,你会认同吗?

 

林瀚:我觉得说这话的人一定没看过我们的展览。我们的展览一直是这个行业里面标准最高的,我从来觉得,我们被认为“网红展览”只是因为我们有很多年轻的观众,大家都觉得一个展览没人看,才是学术展览,这是一个很错误的说法。


我觉得木木在过去的展览为什么能获得泰特这种级别的美术馆的认同,反而是因为是破除了所谓的一个圈子,我觉得我们做的克孜尔的展览,是全中国最好的,也是一个全新的维度。包括陆扬、梁绍基展览等等,这些人可能没有看过。木木任何一个展览在国内目前的这种展览环境里,都是最优质的。


但这些展览只是因为我们的流量,我们的关注度就被大家忽略了,或者是被一种说法误读了。但是我觉得,我们从来不需要去刻意更正这个,因为那没意义。显而易见,木木是这五年来中国发展速度最快,在年轻一代中影响力最大的美术馆。我不需要跟任何人去比较,我已经比他们做得都好。



木木美术馆“僧侣与艺术家”&“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 

展览现场, 2018年7月



ART POWER 100:还是从展览内容来说,在学术层面上的严谨可能会与观众流量无法形成正比,反倒是通俗一点的展览会吸引很多的观众流,但是这样的展览在学术层面上又不可能得到圈内人的认可,在你看来是这样吗?

 

林瀚:其实我并不认为是这样。我们得到了非常多的重要的学术界的认可,那些可能并不重要的艺术界的认可,我也并不在意。我觉得木木从来不混圈子,“圈子”是一个特别狭隘、特别无用的东西。我们从最一开始就是要为艺术去中心化,从来做的是为公众服务的事情。我们任何一个展览从来不缺少好的艺术家、好的批评家来看我们的展览,对木木的的展览评价也是非常高的。


陆扬:脑髓天国 展览现场,2018年1月 

艺术家尼古拉斯·帕蒂在木木美术馆内创作



ART POWER 100:那对于展览的评判标准是不是有一个完整的团队在做深入的研究?


林瀚:我们现在有一个60人的团队,基本上是博物馆、美术馆里最多的一个。我们在展览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发表国际的正式的学术论文,包括今年11月份木木与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博物馆共同做的项目,以及木木美术馆对高古瓷器、南北朝造像等学术研究。


这些工作没有人做,只有我们在做,只是我觉得,我们不需要一直做一直给它拿出来,这些事最后最重要的是带来了什么结果。如果我做的事影响了整个中国年轻一代人观看艺术的方式,那我觉得我们做的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事情。


木木从开始做,就是要给外行人建立一个入口,对内行人真正建立一个具有实验性与先锋性的展览方式。我们做大卫·霍克尼的展览,用了一个从来没有人用过的方式,让霍克尼与中国古代绘画对话,包括在展览的呈现方式上,我们与泰特团队有很密切的对接,并且加入了非常多我们团队的策展角度,最后也得到了泰特的认同和尊敬。


ART POWER 100:这次大卫·霍克尼的展览从接洽到最后呈现用了大概多少时间?


林瀚:差不多两年多。


ART POWER 100:遇到过什么特别的困难?


林瀚:很多困难。我觉得做这么一个展览,困难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和泰特的对接,和康熙南巡图的对接,和中国各个部门,海关、保险、运输、银行、文物局、文化局、街道、城管、工商、食药监等等,这些都需要打交道,下到一个包工队的工头、一个工人,上到国家和文化部都需要去沟通。但是我从来没觉得这是一个麻烦的事儿,我觉得这些是做事情必须要经历的。如果我们不做这些,也就没有这个项目。


我觉得你要放到未来的20年去看,这只是一个起点,我觉得我们远没有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从来没想只做一个美术馆而已。美术馆是一个我们目前已知的可以套在这上面的一个名字,但它绝对不只是美术馆。


大卫·霍克尼:大水花 展览现场,2019年8月 



ART POWER 100:有没有通过某个具体的事情,让整个团队感觉上了一个台阶?

 

林瀚:在整个过程当中,团队肯定是一直在进步的过程,你需要这种经历,一个像霍克尼这样的一个展览。做完这个展览,我觉得基本上我们可能什么展览都能做,没有任何的东西或展览会难倒我们。并且我觉得我们从没有把它当做一个困难。从这个地儿是零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它会变成这样,只是时间问题。



一切从尊重观众开始



“木木家庭工作坊”现场,木木美术馆



ART POWER 100:刚才谈到作为一家民营美术馆,努力去改变观众观看艺术的方式,但这个改变其实是有难度的,你是如何一步步地持续深入这项工作的?

 

林瀚:我觉得首先要尊重观众,这是一个基础的认知。如果有这个认知,你就能做后面的事儿,如果你没有这个认知,就做不了。现在很多人借鉴的总是方法而不是核心的观念,我也希望同样做这行业的人要学会尊重观众,因为观众才是中国未来真正能改变社会现状最核心的人群。


ART POWER 100:除了尊重之外,是不是需要给观众做艺术的转化,需要帮助观众不断的消化理解,做这种桥梁性的沟通?

 

林瀚:太需要了。我们为什么做教育?做教育就是说,你吃饱了大白馒头,还能干点别的。你要让观众知道他进来之后能干什么,回去又能产生什么,这个是最最核心的事情,也是我们的核心工作。但我觉得距离我们把这个工作做到满意,还需要一百年的时间。


梁绍基:恍 展览现场,2018年9月



ART POWER 100:之前您在微博上与网友进行了一点有关艺术和收藏的讨论,其中部分网友会很反对您的观点。那么在这种网络环境的交流中,我们怎么能达到一种较为有效的沟通?

 

林瀚:这个事情其实是一种方法,没有争论,没有误解,也就没有了继续推进这个事情的力量。有误会和争执其实是一件好事,没争执说明没人理你,对吧?不反对你的人就两类,一个是支持你的,一个是根本不在意你说什么的人。反对你的人是至少能听见你观点的,你与其去争取那些根本不理你的人,不如去争取真正能站出来反对你的人,反而是他们在未来经过时间沉淀可能会转为支持你,如果他们对这个东西是麻木的,他就不会与你有任何的讨论。


ART POWER 100:木木的社群运营,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活跃度来说,都是做得非常好的,但是怎么进行转化,把他们吸引到展览和美术馆里来?

 

林瀚:我觉得现在普通的观众,他们获取信息资讯的速度都太快太多了,在这个里面我们肯定需要争取到一个大家能看到你的机会。我们会做一些这样的工作,但也没有特意的去做。这是一个特别综合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得回到刚刚所说的,就是你如何尊重观众,你尊重观众,你就有所有的方法去应对。


露西·斯帕罗“艺术史狂想曲”展览现场,2019年6月


木木艺术教育计划 课程现场



ART POWER 100:木木美术馆和其他的民营美术馆相比最大的区别或特色是什么?

 

林瀚:没人家有钱吧。现在国内至少我知道都是国内非常大的企业家在做这个事情。客观讲,是比我们有实力的。所以他们可能做美术馆是把美术馆当作副业去做,但我们是把它当作我们的主业、理想来去做,这个可能是一个区别。另外“民营美术馆”这个概念,它是在整个社会框架之内的环节或者一个产物。我们现在所谓的民营美术馆,是没有在这个环节跟框架里,它是一个额外的东西。


我们要做的事情是,首先让这个东西回归到框架之内,让它进入到一个系统,而这个系统不是一个迂腐的系统,而是一个符合于现在绝大多数人利益的一个系统,这个利益不是钱,可能是它获取的新鲜空气、兴趣爱好、自由思想等等,这是我认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工作。

 

ART POWER 100:木木未来最终的愿景是什么?


林瀚:大家看就好了。




出品人/ 马继东

主编/ 尹菱

——

采写/ 增烨

责编/ 伊墨、增烨

编辑/ 阿爽、瑛子、雯霖

实习设计/ 芷君

——

特约撰稿人

谢媛 (上海驻地)

黄梅 (欧洲驻地)

——

监制/ 舒剑

首席运营/ 李海虹

——

官方网站   www.artpower100.com

栏目合作/ 项目咨询   media@artpower100.com


2019年10月24日 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