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设计丨李虎:难道还有不是善意的设计吗?



“你走过一棵石榴树,看到门口有很多花儿的那扇木门就是!”


以上是OPEN建筑事务所一位建筑师在电话中向快递员所描述的地址,回想采访当日走进方家胡同46号院,我们也是凭借这串描述寻到这里,当时“OPEN”几个字母的镂空光影正打到木门上,这场景无疑令人Surprise。



OPEN 建筑事务所大门口



Surprise,也是OPEN项目的一大特点,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将原本废弃的油罐变为艺术空间,UCCA沙丘美术馆被埋藏于沙丘之下,这一切的确让人惊喜。“意料之外很重要,但是我们并不刻意制造,因为它本来就在意料之外,我脑子就是这样,意料之中肯定会被我屏蔽。我只能做我所理解、所相信的事情,我们的建筑都是我所相信的。”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吴清山


UCCA沙丘美术馆 ©在野照物



OPEN于2008年成立,2015年迁入方家胡同,四年来经历了胡同从“热闹”变成“安静”的过程,OPEN目睹着这些改变,同时用真诚的建筑作品参与着这个时代的进程。李虎笑称:“也没有别的喜欢的地方,如果从这里被赶走,只能流浪,四处流浪吧。”



李虎在UCCA沙丘美术馆



我们需要具有包容性的建筑


李虎回想最初在纽约求学、工作那段时光,是他最怀念的城市生活,在那里被包容、让人放松,所有人都可以适应其中,而今却成了富人的世界。“我觉得一个城市贵了以后很可怕。文化和艺术需要被培育,因为它本来就与利益、经济不完全对等,一切事情都是以金钱来衡量那就很可怕了。城市应该让大家能舒服地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生存而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李虎第一次到纽约



“包容性”是OPEN及李虎工作里很重要的一面,以艺术空间为例,它需要艺术的包容性和对人的包容性。“它可以面对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种类的艺术,面对不同的设置,满足机构操作的各种可能性。我喜欢开创一些新的可能性,因为已有的东西只是我们继承来的。”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和UCCA沙丘美术馆共同提倡“通过建筑参与到一种新的文化产生,探索一种新的美术馆模式——艺术中心”。它不能被简单的定义为某种功能性空间,既不是美术馆,也不是博物馆,更不是画廊,可是又都有点像,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超级表面 ©吴清山


黄浦江边的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吴清山



“强调空间的丰富性和自由性,有足够“折腾”的空间。各种各样的人都会来。打破美术馆单一功能属性,吸引更多的人来,在这里,不用每个人和艺术有关系。”

 

“美术馆”的概念来自于西方,中国近代意义的美术馆诞生于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美术馆,当下公共文化机构应该以怎样的形态更好的呈现,是李虎所思考的,他希望通过建筑的介入来参与“美术馆”空间的发展,试图创造一种新的可能性,新的典范。




油罐艺术中心 ©一勺景观




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不用每个人和艺术有关系

 

在某种程度来说,油罐艺术中心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其旧址是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龙华机场,艺术中心的主体建筑五个油罐正是当年机场的储油罐,被改造成为美术馆及多功能的展览、休闲及活动空间,并以一个“超级表面 (super-surface)”将五个独立的油罐连接起来。在“超级表面”之上是一个开阔的公共艺术公园,之下互相连通成为灵活开敞的室内展览及服务空间。



改造前的油罐 ©OPEN建筑事务所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剖面图 ©OPEN建筑事务所



五个油罐主体建筑处于完全开放的城市公园之中,区别于传统艺术机构的封闭性、物体性,它从“物体”变成“场所”,与人之间产生直接链接,而非物理性隔断。

 

被连接起来的五个罐体形成“Z”字形的屋顶花园草坡,5号罐体被插入的方盒子面向草坪,可以作为艺术表演的舞台,观众可在草坪上舒适的观看表演。



城市广场 ©OPEN建筑事务所


5号罐面向草坪的方盒子舞台 ©吴清山



2019年9月13-15日,上海油罐艺术中心成功举办了“油罐玩家艺术节”,上百位艺术家共同参与,汇集了展览、书展、市集、美食、音乐、表演等活动,吸引了各种各样人前来体验游玩,或为了艺术、或为了美食、或为了音乐,甚至只是逛一逛这个空间,包容性让这一切成为了可能。



2019油罐玩家艺术节



3号油罐没有安装空调,也没有窗户,而利用屋顶的圆洞采光通风,与此同时整个油罐实行了保温隔热改善工作。开馆期间,在这里完成了阿根廷雕塑家 Adrián Villar Rojas个展,独特的光源为艺术家的作品增添了更多场域能量。



3号罐室内的圆洞天窗 ©吴清山


4号罐入口 ©田方方




沙丘原本就在那里

我们只是在里面挖了一些洞

 

谈到“UCCA沙丘美术馆”,可能有很多人会好奇,那么好看的造型为什么要覆盖起来,搁在沙滩上多好?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可以搁在沙滩上,那为什么不能搁在树林、沙漠里?李虎追求的就是建筑的“生长性”,“沙丘原本就在那里,我们只是在沙丘里挖了一些洞”。



UCCA沙丘美术馆鸟瞰 ©吴清山


透过洞口看海 ©吴清山



看上去,沙丘美术馆是完全消隐在沙丘之下,内部充满了如洞穴般神秘而富有张力的空间,足够给你带来Surprise。“沙丘的问题和挑战是在纯粹的自然环境里边能做什么?或者你想要怎么做?”

 

因为UCCA沙丘美术馆的出现,这片沙丘将永远不会人为“被推平”,从而维护了千百年累积下来但也十分脆弱的沙丘生态系统。沙丘美术馆融于自然里,它属于自然。



UCCA沙丘美术馆天窗 ©吴清山


UCCA沙丘美术馆螺旋楼梯 ©倪楠



在建造中,李虎经过与甲方协商沟通确立了采用地源热泵的低能耗、零排放技术,既能供热又能制冷。这是对环境最直接的善意,也是李虎做建筑的底线,他想不出为什么还有不善意的设计?李虎设计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区”是首个获得中国绿色建筑三星级评定的中学建筑,在当时也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




建筑是联结人与世界的装置

 

油罐本质就是一个容器,是一种工业遗存的再利用,使装油的容器变成了装艺术的容器;而沙丘美术馆,是把自然变成建筑的容器,反过来又保护了自然本身。“油罐和沙丘的共同之处就是作为建筑本身的装置属性,建立起人与世界的联系,人和人之间的联系,人和自然之间的联系,人和自己内心的联系。”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建立首先打破了一种关系,打破人们对油罐无法靠近和进入的印象,然后再重建一种公共性的关联。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吴清山


从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内窗户望向黄浦江每一个时段可以看到不同的光线和风景,每一扇窗子的角度、大小都经过无数次建模测试。没有一个窗子是随便开的。



4号罐展厅内的舷窗


OPEN项目北京四中房山校区的三角窗套 ©苏圣亮



隐匿于沙丘之下的UCCA沙丘美术馆,有人说像城堡,有人说像贝壳,有人说像人体的器官排列。对于李虎来说,可以都是,也可以都不是,事实上这些建筑的外形并不是一下子敲定得来,而是经过不断地推敲,最终成为我们所看到的样子。“创作本身是无意识的,过程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转换,没法把它简单的理性化。它作为建立我们跟这个世界联系的一个装置,进入到里边就能感受到这种关联。”



施工中的UCCA沙丘美术馆 ©OPEN建筑事务所



“好的建筑一定是为当下而做,当它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设计,它就成为了经典。我们见到的大部分建筑可能都是平庸的建筑,平庸的建筑并不可怕,那些为了潮流而做的恶俗建筑才是可怕的。好的建筑一定要超越表面,超越潮流。我也不懂潮流是什么,本来潮流也不是一个问题。”





李虎,国际知名先锋建筑师,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及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特聘设计导师。曾任美国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GSAPP北京建筑中心(Studio-X)负责人。


善意的设计:别做恶意的设计就好。好好做人,好好做设计。你若是个善意的人,就能做善意的设计,设计是装不了的。

——李虎




鸣谢

OPEN建筑事务所





出品人/ 马继东

主编/ 尹菱

——

责编/ 阿爽

编辑/ 瑛子、雯霖

实习编辑/ 贾增烨

实习设计/ 李芷君

——

特约撰稿人

谢媛 (上海驻地)

黄梅 (欧洲驻地)

——

监制/ 舒剑

首席运营/ 李海虹

——

官方网站   www.artpower100.com

栏目合作/ 项目咨询   media@artpower100.com


欢迎提供“善意的设计”案例


2019年10月22日 11:04